小贝是教人投资理财的,没有仔细计算过,但教过的学员人数肯定过万了。
有些现象很有意思,宣扬投资理财,一定会提到“财务自由”的概念。
挺美好嘛,仿佛分分钟就能炒掉老板,每天闲云野鹤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,永远不缺钱花。听起来确实特别让人心动,但是大家都不傻,这么好的事可能吗?
还有一个更为尖锐的灵魂拷问:
小贝,你天天教别人投资理财,说什么财务自由,你自己自由了吗?
这里面的逻辑是,如果你自己都没财务自由,我怎么相信,你教的那套投资理财的东西能赚大钱?
如果你自己财务自由了,呵呵,真财务自由了还用得着收这几十、几百的学费教别人。
根据这个逻辑可以推断出,教人投资理财就是割韭菜,真有赚大钱的方法自己早赚得盆满钵满,所以投资能实现财务自由都是假的,但靠收学费肯定发财了。
这么“严丝合缝”的逻辑怼到小贝脸上,来吧,该你狡辩表演了。
灵魂拷问第一题
作为教人投资理财的号主,你自己实现财务自由了吗?
按照财务自由的定义,“被动收入大于生活支出”,就算财务自由的话,小贝已经实现了,因为我有消费神技加持,能吃喝玩乐花的钱还不多。
而我每年的被动收入和工资收入差不多,如果行情好,那么被动收入甚至会远大于工资。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工作呢?
因为财务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你的需求会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。比如小贝想实现医美自由,买个热玛吉、皮秒、凝光外泌体什么的,都是小钱不心疼的话,那就离目标还远着呢。
而追求财务自由,并不是追求“不劳而获”,躺在钱上混吃等死做个废人,而是相对更自由自在地实现自我价值,作出贡献。
因此,一份自主选择、能发挥自我最大价值的工作或事业,也是一种享受。
比如小贝的老板力哥,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,依然还在向更多的人普及理财价值观,让他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。
不过差别是,力哥大半夜写完稿子,第二天可以睡到自然醒,作为老板想啥时候去公司就啥时候来,很自由。但小贝忙到晚上,第二天依然要按时滚来上班。
目标尚未实现,小贝仍需努力。
灵魂拷问第二题
收入不高,没有太多的本金钱生钱,还有希望吗?
我们有个思维惯性,把理财投资钱生钱和工作劳动对立起来。
似乎学理财的目的,就是因为工资不高,没意思。让钱生钱多省事,把钱投出去,然后赚到收益,靠这些钱我就能买车、买房,过上优渥的生活。
这么想,你手头就几百块,几千块的,一年翻一倍,也就赚几百块,几千块,就这你说能买房买车,说笑了。
小贝工作就快满10年了,没有家庭的助力,也没什么家里支援的起始资金,我一年赚的钱,是我父母大半辈子全部积蓄的N倍。
现在资产7位数,这些钱是我从0开始,一块一块地攒下来的,所以对于收入不高的小伙伴,我更有发言权,这题我会。
小贝毕业后来上海,别说高房价,看着高房租都觉得人生很无望。我已经非常尽力地存钱了,结余率甚至可以达到60%以上,工资4000,我能攒下2500,工资6000,我能攒下4500,有时候拿着计算器按一按,10万块都要很久很久,心哇凉哇凉的。
对于首付随便就几百万的房子,想都无从想起。努力工作又怎样,不吃不喝也要好几十年。
当我第一次接触理财,知道存下来的钱能够派上用场,它们也可以在那儿滚动起来的时候,这个发现让我太兴奋了。
如果我能攒到10万,每年靠它赚10%的回报,每个月相当于多了800多块,买菜等于不用花钱白送的,吃饭就解决了。如果我有20万,能赚10%的回报,就是1600多,按我当时每个月1500的全部生活开销,妈耶,财务自由了。
就在那一刻,攒钱突然有了非凡的意义。工作上面更加努力进步,升职加薪也有了动力。假如工资多涨2000,每个月我就能多投入2000到我的金库里,想要的生活就会更快到来,人生充满希望。
我就只做了两件事,好好提升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本金,学习理财获得安全稳健的投资回报率。等我工作收入从四位数变成五位数的时候,一算自己全部的钱,竟然就有7位数了。
灵魂拷问压轴题
我相信有人通过理财财务自由了,但只属于天赋异禀的少数人,你怎么看?
力哥屌丝逆袭的故事,打动过很多人。
看这里:
《工作5年,如何攒到100万?》
我们看别人的成功逆袭故事,除了好奇心,更多的是想找到可以“依葫芦画瓢”,也能逆袭的方法,结果发现成功的路径是很难复制的。
力哥在财务自由后,回顾分析也发现,他做自媒体成功,有个别的因素是天赋。
这个天赋单拿出来不一定有啥用,但放在整个过程中,却也必不可少。像菜里面放的那点盐,少了便没有了灵魂。
这么说来我就是一普通人,没有什么天赋,只能做条咸鱼了呗?
小贝作为一个“奋斗婊”,一万个不同意。
现代人活到100岁已经不稀奇了,50岁也刚刚过完人生的一半。所以,年纪轻轻的就学着“与自己和解”,躺下装死是个什么操作?
“没有天赋”这件事就是瞎扯,力哥的天赋你可能没有,但就没有别的了?
“天赋”不需要你是世界第一,用不着到那种程度,只要比别人好一丢丢,或者大家都能做,但你做能轻松一丢丢,就是天赋。把这句话刻在脑子里,反复背诵。
小贝张嘴就能说出自己一堆天赋来,比如说吃得比别人多,做的香辣蟹宇宙第一好吃,喜欢研究如何少花钱享受生活,敢于突破行动力强……说都说不完。
你需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天赋,给它成长的自由和空间。不要过于功利地想着如何变现,只有你自由快乐地去延展你的天赋,时机成熟,它就会到来。
小贝有个朋友,没啥上进心,上班浑水摸鱼混混工资,但她就喜欢参加聚会出去玩。别人上班累个半死只想蹲家里做条死鱼,她却一定要出去嗨皮,不然人会憋疯。
玩着玩着,她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。办聚会做活动的收入远远大于工资,于是不去上班了,世界各地旅居,当上了自由职业者,活动也越办越大,和她以前的状态真是天壤之别。
做自己最擅长的事,尝到甜头时,人人都有事业心。
再说小贝妈,外向性格,很会活跃气氛,能和同事搞好关系,这也不算啥非常特别的天赋吧。
因为只有小学文化,也做不来更高门槛的事,前半辈子做的都是最基层的服务工作,洗个碗,收拾卫生之类的,当然这个天赋能带来的好处,大致就是同事都挺愿意互相协调,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和同事换班,时间灵活点。
小贝妈退休后迷上了旅游,因而结识了一堆旅游爱好者的圈子,我妈会活跃气氛搞好关系的天赋就起作用了,大家都喜欢和我妈结伴出去玩,慢慢的小贝妈就和旅行社合作,变成了组织者。现在她没事就到处去玩,去过地方比我还多了,玩了还有钱赚,月入过万。唉,羡慕得要死。
我妈到50多岁,才遇到了天赋变现的机会。要说基础和起点,比我妈高的人多如牛毛。所以自信点,你真的认为自己干啥啥不行吗?
成功的路径无法复制,毕竟每个人的天赋和已有的基础是不同的,但原理可以借鉴。慢慢摸索,开启“做擅长的事”的人生模式,财务自由当然有希望。
就算没有成为千万富翁,做的工作让人快乐,由于擅长,做得更好,赚到的钱也更多,这不就足够了吗?
灵魂拷问附加题
你教人投资理财,不是“割韭菜”和收“智商税”?
去年可转债打新的赚钱效应特别好,中一只可转债就是好几百块,高的甚至能赚到400、500块。小贝曾经在朋友圈刷到一个微商,竟然还做起了新业务,学费299一个人,教人做可转债打新。朋友圈还晒出来教学群里打新的战果,报名挺火热的。
别说,我看她晒了好几期,每次大概有几百人报名。小贝当时也特别感慨,就这,钱也太好赚了吧。
长期关注理财,懂一点的人,都会很愤慨,花299去学个可转债打新,妥妥地交智商税啊。
换个角度一想,她赚的是“信息差”的钱。
这个微商级别不低,下线众多。平时卖货的工作群里面,大量的都是想赚点外快补贴生活的宝妈或者家庭主妇,平时薅羊毛、捡便宜这些事儿一呼百应,也基本不关注投资理财,和“理财圈”之间并不相通。
比起拉人头砍价卖货赚个块儿八毛的,现在有个机会,本金只需要1000块,中签一卖赚几百块,多来几次赚到2、3千也不是难事。付一次学费299就能参加,一次回本,后面都是赚的,划得来吗?
要知道,2、3千块在一个小城市,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啊。如果你处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,对投资一无所知,这个机会又的确如此,你会掏这299吗?小贝代入自己想了下,可能我也会交这个钱吧。双赢的事,也不吃亏。
如果我有心,从这个突破口,知道了以前自己不知道的领域,在投资上伸出了更多的触角,打开投资新世界。或者通过接触这件事,看别人怎么运营,学会了这种变现方法。那么,299对已经精通的人来说,简直可笑。但对我来说,太值得了。
微商这个群体当中,聪明的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本事,玩裂变拉人头一把好手,会利用资源,反应迅速。商业模式可以迁移和复制,总能抓住一些机会,快速变现。
这是人家的本事,该赚的。
小贝也做过可转债打新的课程,一杯奶茶钱的学费,有时候搞搞活动四舍五入不要钱。更复杂一点的投资品种,比如基金,就需要做成一门大课,一两句讲不清楚,内容更多,所以定价会高一些。后台也会有人diss小贝:买基金这么简单还用学?真是割韭菜!
其实再简单不过了,不会需要学,会自然不用。
你会diss早教班,教小孩学加减乘除这么简单的东西,是收家长们的智商税么?
照这么说,健身教练教你正确的锻炼发力方法;礼仪培训教你站姿、坐姿;英语老师教你讲英语,网上这么多学习资料还用付费学……这些都是割韭菜咯?
万物皆可割韭菜,人人都是“智商税”。
投资的理念,并非我们独家,投资的技巧与知识,也并非我们自创,一些定义和概念是什么就是什么,核心的东西、底层的逻辑并不能玩出什么花样来。你买一套经济学的教科书,或者啃下几本证券投资专业著作,也能获得这些内容。
我们的价值在于,把那些具有一定学习门槛,晦涩难懂,看着让人打瞌睡的理论知识,用小学水平都能听懂的方式传达出来,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,在综合考虑市场行情的前提下,变成我们容易上手,具备实用性的投资策略。
让没有系统接触过投资的小白,直接享用编排好、归纳好、理论联系实际、由浅入深,上手就能使用的理财技能。可以省下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,去寻找自己的本金增长点,在工作收入越变越多的同时,投资也会像滚雪球一样,加速增长。
理财投资行业良莠不齐,名声也并不怎么好听。小贝每次向陌生人介绍,自己是做理财投资的,听到的人心里咯噔一下,警戒性马上提高了三分,仿佛我脑门上写着“骗子”两个字。
这个和钱直接打交道的地方,汇集了最多的聪明人,但确实也是骗子的温床,聪明人骗起人来更是巧夺天工,与时俱进,一个“庞氏骗局”就能代代传承,源远流长。
经过这些年的经历和认识,小贝越来越觉得,人和人并没有什么智力上的鸿沟,智商基本上都落在一个正常区间,但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会有差别,在见识上会有不同。
见识见识,见多了,认识了,也就慢慢有了。
第一次接触,或许将信将疑,多搜集信息,找比你懂的人咨询探讨,多思考多比较,也能有一个基础的判断。所以,我越来越不喜欢用“智商税”去给一件事情下定论,智商没问题,是超出常理的期望值带来了问题,说白了是贪婪和赌徒心态。
为什么有些骗局,手段拙劣,但依然前赴后继有人愿意相信呢?
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个贪婪的勾子,才会愿者上钩。无论你怎么讲道理,都像着魔一样,拉不回来。
我可怜他们被骗很惨,但却并不同情他们。每个人都需要为他们尚未克服的弱点,支付相应的代价。但有过一次跌痛的经历,要真正的醒来。
有话要说...